截止2019年12月底,我國水處理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。
數據顯示,2019年我國水處理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800億元,我國廢水總排放量得到了控制,工業廢水排放量開始下降,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了93.44%(2018年),污水治理效果顯著。
隨著2020年收官節點的到來,我國水污染治理已經進入了一個階段的驗收期,在承上啟下的最后階段,污染治理的關鍵詞也越來越清晰。
在2020年,污水處理加速“質”與“效”同步提升。特別是污水管網系統的完善和提質增效,會帶來污水處理廠污泥量和有機物含量的增加。
據推測,污水處理投資規模將接近15000億元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、區域性流域治理、水生態系統修復有望成為水處理傳統業務之外的新增長點。
誠然新冠肺炎疫情這只“黑天鵝”給全國經濟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壓力,環保作為傳統基建中的“新基建”仍有望在內需驅動下維持較高的市場需求。
專業人士分析:國家近期為抵御疫情、提振經濟,出臺的一系列環保類資金、風險防控類,以及各個細分領域的政策,預測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,環保行業在下半年可能出現大建設,而項目主要集中在污水提質增效、環境修復、垃圾處理等領域。
這一點也可以從環保專項債的加快、加量發行中看出端倪。
截至4月中旬,2020年全國共發行專項債券超過11285億元,用于生態環保類(包括水務建設、生態環保、水污染治理等)的專項債總額接近1018億元,占比逾8.5%。這也意味著,此輪專項債新發行規模已超過2019年全年新增規模。
q:如何拿下水處理市場這張“大餅”?
除了以技術創新、服務能力作為核心驅動力外,擁有一個專業而高效的商貿交流平臺也十分重要。
北京國際水處理展覽會作為華北地區老牌水處理展會,從始至終致力于促進水處理產業上下游的溝通與合作,助力企業開拓污水處理廠、市政、化工、制藥、食品飲料、鋼鐵冶金等終端領域市場。
隨著國內疫情日漸趨于穩定,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加快,市政及環保終端的采購需求將逐漸大規模釋放,政策加持下,水處理市場大有可為。
同臣環保、瑞德、恒瑋、虹潤、儀表四廠、在田、博美、中申、菲利特等多家水處理企業也早已積極展開部署,借助北京國際水展這個值得信任的平臺,探索新商機、拓展新市場!
以下是部分首次參展企業
上海同臣環保有限公司
江蘇恒瑋環保設備有限公司
揚州瑞德環??萍加邢薰?
虹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
上海在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
疫情終將過去,北京國際水展將一直伴隨水處理企業左右,助力企業挺過困境,開拓新機遇!